这样掏耳朵当心容易导致癌症

2017年04月07日 00:09 新浪健康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
广告

  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不光是为了干净,还因为掏起来特别舒服、过瘾。有的人耳朵痒了,常常用挖耳勺、发卡、火柴棍儿等 掏 耳朵,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据环球网报道,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 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长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我国自从废除理发师用剃头刀挖耳朵的做法后,外耳道乳头状瘤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忠告: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 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如果真的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经常掏耳朵是不是真的会致癌呢?

  “一般来说,掏耳朵是不会导致外耳道乳状肿瘤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易世江说,“这种病一般在欧美较为常见,我国出现较少。”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冯世斌则表示,只有掏耳朵用力过猛,损伤了外耳道或是鼓膜,引发外耳道炎、中耳炎之后,再经过长期的刺激才有可能出现外耳道乳状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两位医生同时强调,经常掏耳朵虽然未必会致癌,但会破坏耳道内的酸性环境,对健康不利。俗语说的耳屎,医学上叫“耵聍 ”,是一种弱酸性物质,会发出小虫子不喜欢的气味,有阻止小虫飞入、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最好不要经常抠挖。有些集结成块的耳屎堵塞耳道,尽量不要自己乱掏,而是要去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的清理。

  参考

  常掏耳朵会致癌吗 生命时报

  掏耳朵也会致癌 新快报

推荐阅读
最新
新浪首页我要评论分享文章回到顶部
关闭评论
1条评论|2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最新评论 刷新
发现你网医学常识栏目常发表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谓专家的断言,前一段说带状疱疹致癌,今又说,挖耳朵也致癌,天下哪有这麽多的癌症?所谓癌症,都是一些所谓的大专家用来吓唬人的。本来没有什么病,被你们这麽一吓,也会吓出病来。大家都知道,现在,癌症还是不治之症,发病的原因也众说纷纭,[展开]↓
2017-4-7 20:06举报1回复
关闭评论
专栏+ 更多

年底安全大检查 将隐患抹杀在摇篮之中

生活中有很多平时难以发觉的危险,比如热水器漏电、煤气泄漏…[详细]
年底安全大检查 将隐患抹杀在摇篮之中
热门搜索
健康美图

指甲上没月牙是病吗

2017年04月06日 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