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假蜂蜜也能达到国家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7日09:26  大河网-大河健康报

  假蜂蜜竟然也可以达到国家标准,所以,业内人士说——

  □记者 杨振东

  目前蜂蜜市场情况如何?不容乐观。一位从事蜂蜜产业20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市场上的蜂蜜假的多,真的少,批发市场里基本没有真蜂蜜;超市里假蜂蜜比例大体占70%;专卖店也有卖假蜂蜜的,但是绝大多数专卖店卖的是真蜂蜜,可是质量有高低。  

  10月20日,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下称“新国标”)将正式实施。“新国标”旨在遏制假蜂蜜,可是,未必。国内多位权 威专家指出,过去、现在和将来,符合国标的蜂蜜都不一定是真蜂蜜,这个国标,既包括从2005年开始执行的旧国标,也包括马上开始执行的新国标。    

  这是怎么回事呢?

  蜂蜜国标几经修改

  都遏制不住假蜂蜜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结合后,经充分自然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在人们的心目中,既然有国标,就应该能遏制假蜂蜜,但事实远非如此。且看蜂蜜国标的演变之路:   

  早在1982年,商业部就颁布实施了GH012-82《蜂蜜质量标准》。2002年,又以G918796-2002蜂蜜国家标准取而代之,但二者均是推 荐性标准,且均没有对蜂蜜提出真实性要求。这些标准由蜂蜜生产企业自愿采用。很多企业发现,谁采用这些标准谁吃亏,于是大多蜂蜜生产企业都乐于采用自行制 定的企业标准,而且多数企业标准低于国标,一些企业的标准,甚至低到连蜂蜜的基本理化指标都没有。当时规定,企业只需持自定标准到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备案,就可成为“合法”的企业标准。于是假蜂蜜泛滥开来,市场上大量出现用甘蔗糖浆、玉米糖浆冒充的假蜂蜜,即便“真蜂蜜”,也可能掺入甘蔗糖浆、玉米糖 浆。  

  到了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GB-18796-2005《蜂蜜》国家标准,汲取之前太过宽松的教训, 由推荐性标准改为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必须无条件执行。其中增加了蜂蜜的真实性要求: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蜂蜜中碳-4植 物糖的百分含量不得大于7;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异物;如果在蜂蜜中添加其他矿物、生物或其提取物、分泌物、工业生产物质,不得以 “蜂蜜”或“蜜”作为产品名称或名称主词。这一大段话,唯有“碳-4植物”不好懂,需要解释。

  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 为碳水化合物,糖、淀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以后,植物体内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其中有一种生化反应叫碳循环,有的植物的碳循环产生3个碳的 碳水化合物,有的植物的碳循环产生4个碳的碳水化合物。据此,在植物生理学上,把植物分为“碳-3植物”和“碳-4植物”。甘蔗、玉米、高粱属于“碳-4 植物”,蜂蜜检测要求“碳-4植物糖的百分含量不得大于7”,就是要限制在蜂蜜中添加甘蔗糖浆、玉米糖浆、高粱糖浆。但是,却没有想到,造假者会在蜂蜜中 添加“碳-3植物糖”,大米就属于“碳-3植物”,添加的正是大米糖浆。   

  用大米糖浆冒充蜂蜜或掺入蜂蜜,在市场上早有耳闻,却无 法证实,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检测技术。直到2011年3月,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实验室和江苏中谱检测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SM-R(蜂蜜中大米糖浆检 测)技术宣告成功,才使传说得到证实。他们随机从市场上抽检了几家主要蜂蜜品牌,结果发现一半以上的品牌都测出含有大米糖浆。今年7月,一个名为“绿篮 子”的科普团队将8个蜂蜜样本送到拥有此项检测技术的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测,结果证明,冠生园、中粮悦活和百花蜂蜜3个样品掺入了大米糖 浆。    

  但是,即将于10月20日实施的“新国标”,虽然卫生部宣称是参照欧盟的蜂蜜进口标准制定出来的,但竟然没有将“碳-3植 物糖”检测列入,不仅如此,连常规的用于蜂蜜出口真实性检测的项目如碳同位素法、TLC法、外来酶法,都没有列入,这必然导致掺入大米糖浆的蜂蜜以及其他 的假蜂蜜继续泛滥。因此,中国蜂产品协会提出了暂停执行“新国标”的建议。   

  一项国标刚刚颁布、尚未实施,就被行业要求叫停,实属奇闻。    

  到底怎样才能检测出蜂蜜真假呢?

  蜂蜜真假鉴定,只能尽最大努力

  目前市场上假蜂蜜的类型一般有五种:

  一、用饴糖、果糖浆直接冒充蜂蜜;  

  二、用白糖加水和硫酸进行熬制,硫酸裂解白糖,从而冒充蜂蜜,熬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深;   

  三、用少量糖,多加水,再添加增稠剂,来增加假蜂蜜的浓度;  

  四、用糖稀加色素、增稠剂调制;  

  五、用甜蜜素和色素直接勾兑。    

  现在白糖价格高了,连白糖也不用了,就改用价格便宜的果葡糖浆或玉米糖浆、大米糖浆、甜味素等,再加上食用果胶等黏稠剂,成本只有几块钱,但调出来的蜂蜜不但能顺利通过国家的标准检测,而且比真蜂蜜更甜、更黏稠。 

  仅凭观察、品尝,来辨别、鉴定蜂蜜掺杂造假,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因为从形态、色泽、透明度、渗透性、黏度等等各个方面,造假者造出的“蜂蜜” 与真蜂蜜几无二致。所以,只有进行成分分析。但是国内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到目前仍然没有一个绝对可靠的方法来检测掺杂造假蜂蜜,只能尽最大努 力。

 

  目前,我国的一些技术机构在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基础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几种技术方法相互参照,对掺入大米糖浆等造假手段有一定的可鉴别能力。有的检测方法已经进入论证或审定程序。这些方法是:    

  一、碳同位素法。此法是2005版国标提出的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来C-4植物的糖(玉米、甘蔗、高粱等C-4植物的淀粉糖浆)。在2005版国标实施后,这一造假手段基本淡出江湖,属于“C-3植物糖”的大米糖浆开始大行其道。

  二、SM-R法。能够检测出来C-3植物的糖(大米糖浆和甜菜糖浆)。   

  三、TLC法(即薄层色谱法)。可检测蜂蜜中是否加入了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转化的糖浆。   

  四、外来酶(即β-呋喃果糖苷酶)检测法。能有效检测蜂蜜是否掺杂蔗糖。 

  五、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法(HPLC-RID)。能测出来是否掺了麦芽糖浆。    

  六、LC-IRMS法(液相分离-同位素质谱法)。无论掺入何种杂物,均能通过测定其中碳的同位素差值来发现,国际上常用于进出口蜂蜜检测。   

  第二和第四两种方法,相关机构已经做了大量实验,正在履行审批程序,仍然需要接受相关论证和实践检验,距离上升为标准尚有一定的时间。   

  这么多检测手段,我国仅使用前四种。我省仅有第一种。

  辨假打假,各职能部门有心无力

  以上蜂蜜真假鉴定手段,前两种最为成熟和权威。   

  第一种设备,用于检测C-4植物的糖(玉米糖浆、甘蔗糖浆、高粱糖浆),河南省出入口检验检疫局配置有,但是一般只用于出口蜂蜜的检测。   

  第二种设备,用于检测C-3植物的糖(大米糖浆、甜菜糖浆),国内仅有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北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两个单位拥有。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蜂蜜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