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调委:5成现场医闹为有组织策划鼓动

2013年10月31日07:07  南方日报  

  “医·治——和谐医患健康梦”之①

  把脉:医患纠纷症结何在?

  上周,从广州到沈阳,到南昌到温岭,全国各地接连发生5起医患纠纷恶性事件。

  其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主任熊旭明被患方家属殴打事件未平,10月25日上午,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又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3名医生在门诊看病时被一名男子捅伤,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这两天,医务界、网友掀起激烈讨论。

  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近年持续关注反映中国的医患纠纷,在所发表的文章《中国医生:威胁下的生存》称:“中国医生经常成为令人惊悚的暴力的受害者”,“医院已经成为战场,因此在中国当医生便是从事一种危险的职业”。

  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中国医生的处境。医务人员的真实工作情况到底怎样?医患矛盾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医生被打短短一周,全国各地媒体报道的恶性伤医事件有5起。网友纷纷谴责暴力行为,认为“就算医生有过失,也不该打杀”

  10天过去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主任熊旭明仍没从噩梦中缓过来,他的妻子提起这件事总是落泪。

  10月21日,一位79岁的危重女病人抢救无效死亡。据在场医护人员回忆,家属要求把逝者遗体带回家,这是违反国家法规的,医生无法答应,家属当场围住熊旭明,将他逼至医护人员休息室的一角进行殴打,致身体多处严重受伤;一位姓谢的医生上前劝阻时被家属按倒打伤;一位李姓医生遭到家属举起椅子威胁。在许多同事看来,熊旭明是个好医生,脾气也好,遭此毒手让人难以置信。

  而患者家属则称,“我奶奶过生,主治医生临死前不通知我们见死者最后一面。全部家属等了一个早上,死了都没通知我们家属。”打人者被警方拘留后,家属代表到医院道歉称,“我们就是农民。当时是冲动了,是来承认错误的。”

  从10月17日到25日,全国各地接连发生5起医疗纠纷恶性事件:10月17日傍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一名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六七名家属闯进重症监护室打砸;10月20日,在沈阳医学院附属奉天医院骨外一科,一位患者将一名医生连刺6刀;广医二院事件未平,10月22日,南宁120急救医生出诊,医生因人手不够想请患者家属帮忙将病人抬下楼,被患者家属拒绝,并遭家属拳打与持刀威胁;10月25日,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

  一起起伤医事件,让人不禁想到一年多前,王浩这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实习医生,这个刚刚被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录取为博士生的年轻人,在2012年3月23日这一天走完了人生旅程。在值班室,他被17岁的病人李梦南用水果刀插进了喉咙,倒在血泊中。

  与当时相比,这次网络和现实的舆情有了很大变化。当时,有一些网友说“医生很黑,杀得好”,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的沉重感慨。而这次广州、温岭伤医事件发生后,网友反应比较理性,纷纷谴责暴力行为,认为“就算医生有过失,也不该打杀!”

  另一个变化,就是广大医护人员打破沉默,通过各种渠道呼吁严惩行凶者。“频发的医闹事件深深伤了我的心,我真不愿意再干下去了,但如果像我们这种兢兢业业努力为大众健康工作的医生退出这个行业,受伤的又是谁?”熊旭明的同事、广医二院神经内科教授高聪在网络的发问贴被转发多次。

  记者连日来在广东多家医院采访发现,不少医务人员感到悲愤、委屈,这种情绪之强烈,是多年未见的。个别医务人员还激愤地提出“假如医生也罢工一天”,经过医院做了大量细致的说服工作,医者父母心,医生们还是顾全大局,继续来到诊室、手术室。

  医生们也在思考:为什么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医生得到的社会评价却越来越差?医患之间的冲突却越来越频繁?

  为何紧张医疗关系紧张,有社会转型期的背景,有公众认识的问题,也有医疗体制的原因。医疗行业的市场化取向,医患沟通不足,促使矛盾爆发

  医患关系为何紧张?很多患者在接受采访时说,尽管这几年医改工作有成效,但“看病难、看病贵”还是长期存在,这是导致医患矛盾的根本原因。一些医务人员收回扣、收红包、开大处方、态度不好等问题,又加剧了医患不信任。

  湛江市民郑先生说,他父亲今年初查出患肺癌,由于觉得当地医疗技术一般,就送到广州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我们排了几天队,都挂不上专家号,好不容易托朋友加了号,专家就看了几分钟,开了一堆检查单。而且病床都满了,要住院,起码要等一个多月。医生也很无奈,说病人确实太多了,都跑到广州来看大医院。经历了这种看病的煎熬,我们很烦躁,对医院的印象确实不太好。”

  “尽管医改之后,新农合可以报销四五成药费,但负担还是很重。像我们这样从农村来看病的人花的都是血汗钱,所以对医院的期望值很高。”梅州的张女士在广州一家医院做了乳腺手术,疗效不理想,“打工积蓄总共两三万元,一次花光了却看不好病,肯定接受不了。”

  患方的这些切身感受,得到了专业人士的理解。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廖新波痛心地说,“看病难、看病贵”长期存在,加上一些医院的逐利行为,导致医患关系就被刷上一层“不信任”的底色。目前又是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医疗行业容易成为一个爆发点。这时候,如果医患沟通不足,或者疗效不好,患者的情绪容易“一点就着”,导致冲突。

  中华医学会前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这几天心情很沉重。不仅因为被打的熊旭明主任是他的学生,更因为他也在思考:十年前抗击非典时医患双方能团结一致,医务人员被称为“白衣天使”,为什么现在一些人眼中却成了“白衣狼”?

  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钟南山分析说,医疗纠纷频频出现,既有医疗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公众认识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前些年我国的医疗体制出现市场化取向,公立医院公益性不足。医护人员的激励机制往往与其为医院创造的经济效益挂钩,“这样难免让患者认为医生是为了拿更多的提成而让自己做更多的检查,认为医疗就是消费,不信任医院和医生。”

  除了医疗体制的深层次问题,沟通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医疗是一个特殊行业,专业性很强,医患之间的信息和知识不对称。很多患者表示,他们在患病时,心理都很敏感,渴求医生的抚慰与帮助,希望医生能耐心解释。可是,如今大医院人满为患,很多专家出诊半天要看上百个病人,有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耐心交流。有的医生态度冰冷,几句话就打发病人,容易导致误会,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记者了解到,前不久广州某医院就发生了一起医闹事件,起因就是一位在医院做流产手术的孕妇,因“乏力性宫缩”导致大出血,医生为了救人不得不选择为孕妇切除子宫,但之前与家属沟通未畅,家属对手术非常不理解,以致发生冲突。

  另外,专家分析,一些患者的观念有偏颇,认为“医疗就是消费”,“我付了钱,医生就得给我治好。”“实际上,医学科学还有许多未知,并非所有疾病都能治好,疾病本身就是有风险的,医生不是万能的,医学不是万能的。”廖新波表示,希望患者能理解医学的局限性。

  为何加剧医疗纠纷频发,与社会转型期心态,以及“医闹”组织的推波助澜有关。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医闹的“违法成本不高”,甚至“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

  从不信任到冲突,医患关系近年来的恶化,跟经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诉求和心态多元多样多变,以及一种全新“职业”——“医闹”的推波助澜有关。

  据人民日报今年发布的《聚焦·医生执业状况调查》显示,近十年间,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广东医调委副主任王辉提供了一组数据:广东医调委自2011年挂牌至今年8月底,共接到医疗纠纷2788件,其中,调解了610起现场医闹纠纷。

  王辉说:“在我们处理的600多起现场医闹中,约有五成是因为患方受到了医闹组织的参与、鼓动和策划。这些医闹组织,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流程,如在医院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违规停尸、拉横幅、张贴标语或者大字报、散发传单等。待家属与医院达成赔偿协议之后,从中获取一定的报酬。”

  他透露,前不久广州某三甲医院就出现了一个在医院大堂摆灵堂、烧纸钱的医闹事件,“这个纠纷本来已开始调解了,准备由专家来评鉴责任,但是由于受到医闹组织的挑拨,患方突然拒绝走正常的调解程序。”

  “一些患者家属认为,打医疗官司成本太高,做医疗事故鉴定又是‘医医相护’,不如闹一闹,赔钱快。有的人错误地以为,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王辉坦言,他常到各种医患纠纷现场“救火”,“有些患者闹,确实是因为医疗事故导致其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因为不懂法,无知地通过医闹方式解决问题。但还有些患者家属是想通过找医闹,敲医院一笔钱,不管到底是医院抢救不力还是病人病重不治。更让人无奈的是,有些医院、有些卫生行政部门为了息事宁人,寄希望于用钱来解决问题,无形中助长了医闹。”

  在钟南山看来,“闹得这么凶,其中一个原因是过去没有对鲜明的错误做鲜明的处理。之前对医闹者处理太轻,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认为,医闹‘违法成本不高’,甚至自己的行为是合理合法的,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廖新波表示,要区分正常的医患纠纷与“医闹”行为,医患之间的正常纠纷可以通过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打官司等手段来解决,而职业“医闹”和暴力伤害医生,完全是一种非法行为,应该严厉打击。

  如何解结治本,要积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让基本医疗事业回归公益性,加强医患沟通。治标,要依法依规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公共医疗秩序

  如何重塑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专家呼吁,应该标本兼治。

  治本,要积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让基本医疗事业回归公益性,减少趋利性。同时,加强医疗人文教育,加强医患沟通。创新医疗纠纷的化解制度,让医患双方有更加畅顺、合理的化解矛盾的途径。

  治标,要依法依规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公共医疗秩序。昨日,广东省医师协会在广医二院举办了以“和谐医患 反对暴力”为主题的座谈会,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谢启麟呼吁,维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和正当权益。他建议,杜绝伤医行为,可以考虑在医院引进门禁、安检制度。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1日广东省以政府令的形式正式实施《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规定不得在医疗机构寻衅滋事,不可聚众闹事、围堵医疗机构,强占或者冲击医疗机构办公、诊疗场所。在医疗机构抢夺尸体或者拒绝将尸体移送太平间或者殡仪馆,侮辱、威胁、恐吓、谩骂、殴打医务人员,故意伤害医务人员的行为,也被明令禁止。

  “然而在我处理的纠纷案件中,有七成当事人不知道有这一政府令。”王辉建议,卫生、公安等部门应该宣传和实施好《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处理好纠纷,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医患结,如何解?期待社会各界深入的思考、讨论和努力。

  【链接】近期医患纠纷大事件

  10月25日 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3名医生在门诊为病人看病时被一名男子捅伤,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另外2人受伤。

  10月22日 南宁120急救医生急救出诊,医生因人手不够,想请患者家属帮忙将病人抬下楼,被患者家属拒绝,并遭家属拳打并持刀威胁,急救医生被诊断为脑震荡,司机右大腿皮肤软组织挫擦伤。

  10月21日上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楼六楼重症监护室(ICU),一名危重病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家属情绪激动,与医生发生冲突,导致ICU主任熊旭明眼角膜打伤,鼻部撕裂伤,胸腔左侧第八根肋骨骨折,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肾挫伤伴血尿,脾出血,另有多名医护人员受伤。

  10月20日 在沈阳医学院附属奉天医院骨外1科医生办公室里,一位患者将一名医生连刺6刀。随后,该患者从医院8楼坠楼,当场身亡。

  10月17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一名患者因病重转至该院重症监护室,后因抢救无效死亡。该患者的六七名家属不顾医护人员阻拦,闯进重症监护室进行打砸,并对在场医务人员拉扯打骂。

  10月11日凌晨 已有14周身孕的宝安人民医院护士白巍在巡查产科病房时,遭到一位家属的拳打脚踢,原因是认为其打扰了产妇及小孩休息。为保护腹中胎儿,白巍蜷缩起来并不停呼救,但最终还是被打得右耳鼓膜穿孔,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

  9月23日 29岁的肖胜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部咨询后,在没发生纠纷的情况下,突然掏出携带的刀具砍伤3名护士后逃跑,其中一名护士已怀孕4个月。

  8月17日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连续发生医务人员被打事件。打人者系湘潭市政协机关聘用司机曾桥梁,其多次以“市长熟人”身份刁难医护人员。

  8月10日 北京安贞医院一名女性患者穿刺伤口出现渗血,4名家属对护士处置过程不满,导致3名护士被殴打受伤。

  8月6日 西昌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被几名前来就诊的中年女子殴打。

  总策划:莫高义 张东明

  总指挥:蔡玉明 欧阳农跃 黄常开 曹珂 王巍

  南方日报统筹:段功伟 郎国华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陈枫 实习生 秦华:

  (原标题:广东医调委:五成现场医闹为“医闹组织”策划鼓动)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