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言堂

十个方法增强御寒抵抗力

2014年11月12日07:09  新浪健康博客    收藏本文     

  现在天气越来的寒冷,随着冷空气的南下,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支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等疾病。这些症状都是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的。只有提高机体抵抗力,才能抵御疾病的来袭,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呢?下面这是个方法值得你试试!

  多“点”水

  天气干燥,很容易导致身体缺水,所以,时常要多喝点白开水,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身体正常的机能需求,同时能够帮助身体排除毒素的作用。冬天虽然出汗排尿少,但是还是需要我诶身体补充水分的。

  方法: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3000毫升。

  出“点”汗

  户外活动可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适当动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健体。

  方法:每天锻炼也需要根据不同人不同体质来进行。对于患心脑血管的人来说,尽量避免剧烈运动,有呼吸系统问题的人,建盖尽量选择日照充足的运动,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疾病发作。对于老年人而言,最好不要过早起床锻炼,以免脑血不足引起中风

  防“点”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发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而为了保暖,开窗换气的时间又比较少,空气流通不够,如此就为各种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同时,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冬季的空气都不够湿润,鼻腔干燥也会给细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机。

  方法: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调“点”神

  一入冬就觉得没精神、烦躁不安,还会感到压力大。这是冬季抑郁的症状,俗称“冬季心理流感”。

  方法: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一些有氧运动,例如说慢跑、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烦恼,是调养精神的极佳良药。

  早“点”睡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有句俗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中医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是养精蓄锐的季节。

  方法: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进“点”补

  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养肾,让身体更好,更少得病。

  方法:冬季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药补则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冬令进补前,最好选用红枣炖牛肉,也可煮生姜大枣牛肉汤,以调节脾胃功能。

  护“点”脚

  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底生”。因为脚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脚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脚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脚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脚即健身。

  方法: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饮“点”茶

  冬天喝茶可以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力;兴奋中枢神经,增加运动能力;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消除口臭;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方法: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暖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喝“点”粥

  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感冒。

  方法: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健胃理肠的鲫鱼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和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等。

  通“点”风

  冬天,家里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们总是在这个空间里呼吸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等缺氧症状。

  方法:应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开窗通风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实验表明,每换气一次,可去除室内空气中60%的有害气体。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一般室内应控制在16~22℃为好。

文章关键词: 抵抗力御寒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