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结石能够整块地排出吗

2015年03月13日11:09  健康专栏  作者:白衣山猫   我有话说

  今天@甘肃刘维忠 的微博上说:“今天下乡到张掖,两位患胆结石的朋友用这个方法(肝胆排石法)排出了大量结石,有照片,介绍给大家。黄帝内经说胆是平衡之官,负责十一脏的协调平衡。割了胆会降低免疫力,影响消化功能,尽量留着它。”

  本来,我还不至于来辟谣,好歹给这位甘肃省卫生厅厅长留点颜面。没想到,他接着说“黄帝内经说胆是平衡之官,负责十一脏的协调平衡。割了胆会降低免疫力,影响消化功能,尽量留着它。”

  此话一出,网友纷纷私信或者艾特我这个内容。这个内容,不仅仅是医学谣言的问题了。身为甘肃省卫生厅厅长,他的话自然有大量的人去相信。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在我国有大量的病人。只要有一人听信了刘厅长的谣言,该切除胆囊的时候不切除胆囊,那么这个人就有遭遇危险的可能。刘厅长之谣言,危害大。因此,我不得不辟谣。还望刘厅长海涵。如果不懂,也可以请刘厅长去看看《外科学》教科书。

  首先,我们来看看刘厅长晒出来的结石照片。

  这是非常搞笑的,刘厅长号称是肝胆结石的照片。我做了17年肝胆外科医生,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肝胆结石。而且这种大块头的石头,怎么可能通过胆总管下端壶腹部的括约肌呢?

  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

  上图是常见的胆囊结石

  这个也是常见的胆囊结石。有时候,肝内胆管结石也是这样的。

  原发性胆管结石系指在胆管内形成的结石,主要为胆色素结石或混合性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为胆囊结石排至胆总管者,主要为胆固醇结石。

  上图是手术取出的胆管结石。

  介绍完结石,来说说,为什么目前不可能做到药物排石治疗。在学习这个知识之前,我们先看一个胆道的解剖图。如下:

  如图所示,胆管最后进入十二指肠的地方,叫做壶腹部。有胆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壶腹部 有括约肌,平时不开放,防止肠道液体逆流进入胆道引起感染。就是这个括约肌,结石不容易排出。结石到达这里以后,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胰腺炎。

  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的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嵌顿于壶腹部会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胰腺炎如果发展到重症胰腺炎,病人痛苦,花费巨大,往往人财两空。我见过我国某原教育部长因为患胰腺炎在上海瑞金医院治疗,用了127万才救回一条命。发病前病人是胖子,到出院却是骨瘦如柴的人。

  正因为排石治疗有这种巨大的风险,目前主流医学观点不提倡排石治疗。

  因为有括约肌,所以刘厅长晒出来的,那么大块的结石,很明显不可能是从胆管里面排出来的。这些不像是河滩里捡来的石头。至于怎么来的石头,可能只有刘厅长自己知道了。

  目前的肝胆外科,有一些溶石疗法针对肝胆结石,其作用是把结石溶解在胆汁后排入肠道。并不是刘厅长号称的整块石头能够排出来。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首选手术治疗。因为胆囊一旦发炎有了症状,胆囊就有了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会反复发作炎症。此时的胆囊,已经没有了浓缩胆汁和储存胆汁的功能,却会反复发炎。没用确实祸根,所以要切除。手术方法首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这是主流医学界的一直观点。

  胆囊切除后,胆囊的功能由胆管来代偿,一般人不会影响消化功能。至于刘厅长说的:“黄帝内经说胆是平衡之官,负责十一脏的协调平衡。割了胆会降低免疫力,影响消化功能,尽量留着它。”更是无稽之谈。刘厅长把中医的“胆”的概念等同于西医的胆囊,极为可笑。

  总之一句话,刘厅长所介绍的所谓肝胆结石排石疗法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大家切莫上当受骗,免得白白送了性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结石 肝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