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银发梦工厂”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聊天神器:星座和血型
-01-
血型啊,星座啊,女生朋友们最喜欢了,刚刚认识的人,基本都要问一句,你什么星座,什么血型。
小梦梦以前并不知道自己的血型,体检一般也并不告知,于是我多交了十元钱,才能被告知自己是什么血型,这样在聊天时终于不用再说,我也不知道我什么血型了。
然而血型与性格的关系有科学性吗?
-02-
事实上,血型决定性格这种说法,在学术界没有得到认可,即使是那些报告血型与性格有显著性相关的研究,其结果也是模棱两可甚至是相互矛盾。
-03-
最早提出血型与性格关系的是日本人古川竹二。他在1927年提出了“人因血型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气质;同一血型,具有共同的气质”的假说。
当时他提出这项假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日本统治台湾而服务,当时台湾O型血比例高达40%,于是他以O型血的人“胆大、好胜、喜欢指挥别人、自信、意志坚强、积极进取、具有攻击性”来解释为何台湾人不断抵抗日本殖民政权,并向当局建议促进台湾人之间的近亲婚姻以减少台湾人中O型血的比例。
虽然血型决定性格来源颇为戏剧,并不具备科学性,为何还有那么多人相信性格与血型、星座相关呢?
这其实是来自于人们一种心理效应——巴纳姆效应(本来是适用于任何人的一般性描述,可人会偏偏认为那描述的是自己)。比如将原本是B型血性格描述拿给O型血的人看他也会认同。
巴纳姆效应存在非常广泛,不仅是血性描述性格,还有各色各样的星座理论以及算命。
-04-
事实上,性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先天因素,家庭成长环境,工作以及个人际遇等都会对性格造成影响。即便是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的大五测试结果,在五个不同的人格特质方面,也只有约50%的相似性。
据此推测,遗传因素对性格的影响只有五成左右,另一半影响可能取决于后天因素。单单是遗传的因素也非常的复杂,血型基因只是人类数万个基因中的一个而已,对性格的影响也比较有限。
-05-
所以我们明白了,诸如星座、血型对性格的影响,基本是缺乏科学性的,它是生活与社交的润滑剂,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构建话题空间,从而更好的与朋友相知相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